欢迎光临
我们一直在努力

胡贤红:平凡的工作 闪光的青春

      在三省交界的长江之滨有一个古老的小镇复兴镇,乡村最美教师——胡贤红就在这里的复镇中学任教。

  1998年中师毕业的胡贤红,怀揣着传道授业的激动心情,面对着当时学校教师队伍的薄弱,学校领导的期盼,稚嫩的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,她毅然决然来到了复镇中学,并且一干就是23年。在教学工作中,她认真严谨、追求创新。认真备课,细心讲课,做好反思小结,阶段总结,还经常与教研组的同事探讨教法,交流学法,研讨经验,力求课堂优美精彩。倡导学生摒弃死学书本的学习模式,深入广泛阅读课外书籍,教导学生要用欣赏的眼光对待范文的语言、词句。面对作文这一农村语文教学的“老大难问题”,她创新形式,让学生仿写句子或片段等,为课文补充新的结尾、论据激发学生兴趣,提高写作能力。并多次组织学生开展“演讲比赛”“讲故事”“名篇片断品评”等活动增强学生们的创新意识,真正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说的“做学生创新知识的引路人”。作为教师们的“老前辈”,她积极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,将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与教师们交流。一些年轻教师,刚参加工作时,没有经验,她就手把手的教他们如何撰写教案,如何上课,如何做课件,每一次公开课她都为他们出谋划策。在她的带动下,更多的年轻教师走向成熟,取得佳绩。     

    生活中的胡贤红在学生的心里就是另一个“母亲”。她对待学生犹如对待自己的孩子。对调皮贪玩的学生,她总是耐心教育,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,鼓励他们改掉缺点,认真学习。她教过的原801班有一个出了名的“问题少年”,因其父母离异,无人管教,放荡不羁,家庭教育严重缺失,一般老师对他避而远之的时候,胡贤红却反其道而行之,用母亲般的爱去感化他,帮助他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,努力提高学习成绩。“人只要努力,就不会后悔,路在自己的脚下,成功就在眼前。”经过二年的奋力拼搏,该学生初中顺利毕业,并进入职业中学学了一技之长,现在在一家海运公司工作,收入可观。他经常打电话、发微信感谢胡老师母爱般的教诲。对家庭贫困的学生,她经常给予物质上的帮助,精神上的鼓励。20多年来,她为学生垫付学费、资料费、生活费数千元,而她自己却生活俭朴,从未买过一件高档衣服。对体弱多病的学生,她就像母一样,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他们,给他们送水、买药、洗衣。经常生病的学生黄同学得到她体贴入微的照顾,曾多次激动地叫她“老师妈妈”。对辍学的学生她无一不登门家访,在她的循序引导下,学生们重返校园,完成了学业。在习近平总书记说的“拔节孕穗期”,她像一名辛勤的园丁,用“仁爱”之心浇灌学生,引导他们,使他们的人生节节旺盛。   

    自去年扶贫工作开展后,胡贤红又多了一个新身份——扶贫工作者。胡贤红明白,对于贫困户来说,他们的心理很脆弱,尤其是对那些因残、因病致贫的贫困户。为此,她在落实各项脱贫措施的时候十分注重对这类贫困户的心理疏导,采取精神扶贫措施。她班上的学生何某德是建档立卡贫困生,他的父亲因多年前在外打工受伤,导致许多工作不能做,有时生活也不能自理,家里靠母亲在街口卖水果维持生计。她知道这个情况后,组织全班同学为其募捐,并与其父母交流,鼓励他们振作精神,这样一来,免除了何同学学习的后顾之忧,使他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,成绩也有大幅度提升。   

   教师的职业是平凡而艰辛的,唯有平凡、艰辛才足见其崇高。胡贤红常自豪地说:“我无愧于这一崇高的职业,我要在这平凡而有意义的岗位上,奉献着自己的青春,让青春闪光。”

赞(0) 打赏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宿松之音 » 胡贤红:平凡的工作 闪光的青春

评论 抢沙发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