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
我们一直在努力

宿松的开山鼻祖——徐厉

徐厉,原为江苏沛县人,后以侯入籍松兹,子孙世居于此,是宿松进入正史的第一个名人。公元前208年,他以舍人身份,从刘邦在沛县起义,逐鹿中原,成为汉高祖手下一名侍卫官员,入关后,封为"郎中"之职。天下平定后,徐厉为常山郡国丞相。公元前184年,高后立常山王刘义为帝,免去徐厉丞相职务,封为松兹侯,当时松兹国驻地叫仙田铺,地处庐江郡西部,寻阳东北,皖县西南 。徐厉到封地后,励精图治,把境内治理很好,民歌富庶,国号升平。


抵御匈奴
汉文帝后元六年(公元前158年),军臣单于绝和亲之约,对汉发动战争。他以6万骑兵,分两路,每路3万骑,分别侵入上郡及云中郡,杀略甚众。文帝急忙以中大夫令勉为车骑将军,率军进驻飞狐(今山西上党);以原楚相苏意为将军,将兵入代地,进驻句注(今山西雁门关附近);又派将军张武屯兵北地,同时,置三将军,命河内守周亚夫驻屯细柳,祝兹侯徐厉驻棘门,宗正刘礼驻霸上,保卫长安。此时,匈奴骑兵已进至代地句注边,边境烽火警报连连告急。汉军经数月调动,方抵边境地区。匈奴见汉军加强了守备,遂退出塞外。汉军也罢兵撤警。

公元前174年,偃武修文的徐厉病逝于松兹,其侯爵由其长子徐卓承袭,绵延三代之久。徐厉的业绩,载入司马迁的《史记 惠景间侯者年表》,为松兹人民众口皆碑。

 宿松县自建置至今,已有2190余年的历史。松兹侯徐厉,就是该县的开山鼻祖,同时也是该县进入正史的第一位名人,从那时起该县才有正式的文字记载。


  徐厉,江苏沛县人。

青年时从刘邦在沛县起义后,

逐鹿中原,

身经百战、

出生入死,

为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
天下平定后,

高祖为表彰开国功臣,

遂封徐厉为常山郡国丞相,

郡址在河北正定县西南。

  高祖死后,吕
后专权。

公元前184年,

吕后立常山王刘义为帝,

把徐厉的常山郡国丞相免掉,

降封徐厉为松兹侯。


        松兹侯国(即宿松县前身,区域与今宿松县同)驻地在今宿松县城北40里的仙田铺。当时的松兹山川峻秀、松树茂盛,土地肥沃,地广人稀,极度荒凉,是一片处女之地。

        徐厉来到封地后,立下为汉室分忧解愁的信念,亲率民众,开山造地,辟川建田,凿塘蓄水,灌溉良田,疏竣河道,引洪入湖,他把自己的汗水洒遍了这片热土。经过他呕心沥血,艰苦奋斗十一年,终于把境内治理得很好,民歌富庶,国号升平。

  公元前174年,这个偃武修文的夷侯徐厉,终因积劳成疾,病逝于松兹,其爵位由长子徐悼承袭,绵延三代。徐厉的业绩,不仅载入司马迁的《史记、年表》,而且为松民众口所碑。

  徐厉是为宿松的开山鼻祖。

  (本文史料祥实,每个情节,均有据可查)

赞(0) 打赏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宿松之音 » 宿松的开山鼻祖——徐厉

评论 抢沙发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