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前174年,偃武修文的徐厉病逝于松兹,其侯爵由其长子徐卓承袭,绵延三代之久。徐厉的业绩,载入司马迁的《史记 惠景间侯者年表》,为松兹人民众口皆碑。
宿松县自建置至今,已有2190余年的历史。松兹侯徐厉,就是该县的开山鼻祖,同时也是该县进入正史的第一位名人,从那时起该县才有正式的文字记载。
徐厉,江苏沛县人。
青年时从刘邦在沛县起义后,
逐鹿中原,
身经百战、
出生入死,
为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天下平定后,
高祖为表彰开国功臣,
遂封徐厉为常山郡国丞相,
郡址在河北正定县西南。
高祖死后,吕
后专权。
公元前184年,
吕后立常山王刘义为帝,
把徐厉的常山郡国丞相免掉,
降封徐厉为松兹侯。
松兹侯国(即宿松县前身,区域与今宿松县同)驻地在今宿松县城北40里的仙田铺。当时的松兹山川峻秀、松树茂盛,土地肥沃,地广人稀,极度荒凉,是一片处女之地。
徐厉来到封地后,立下为汉室分忧解愁的信念,亲率民众,开山造地,辟川建田,凿塘蓄水,灌溉良田,疏竣河道,引洪入湖,他把自己的汗水洒遍了这片热土。经过他呕心沥血,艰苦奋斗十一年,终于把境内治理得很好,民歌富庶,国号升平。
公元前174年,这个偃武修文的夷侯徐厉,终因积劳成疾,病逝于松兹,其爵位由长子徐悼承袭,绵延三代。徐厉的业绩,不仅载入司马迁的《史记、年表》,而且为松民众口所碑。
徐厉是为宿松的开山鼻祖。
(本文史料祥实,每个情节,均有据可查)